白虎城
關燈
小
中
大
白虎城
拉瑪說:“李軒救了我的族人, 這一點我很感謝。但若一早知道他的真實身份,我是不會跟著他冒險的。”
程振東腦子都快轉不動了,這麽多年他竟然找錯了殺父仇人?他和阿弟馮如海找到的證據, 一樁樁一件件全都指向拉瑪,是當年皇帝的人刻意留下來的?
是了是了, 如果他父親真的是背叛了皇帝的探子,皇帝在清理門戶的時候沒有一並殺掉他們母子三人, 一定是因為確定他們足夠無害,且日後也不可能對他有害。
要做到這一點非常容易, 就是讓他們知道是他們的母親殺害了他們的父親。
順著這個思路往下想, 他和兄長早年的遭遇有沒有皇帝的手筆?甚至都不用皇帝過問,他手下那些人就會把他們兄弟二人安排的明明白白。
想起這些年他和弟弟為了報仇遭受的一切,程振東就恨的想殺人。
但秋東並沒有給他這個機會,而是深深的看了拉瑪一眼:
“按照你們的年齡推算,李軒當年在羌族部落活動,其實是聽從皇帝的命令收集消息,而你們部落之所以會沒糧, 是因為當時的皇帝野心勃勃,征戰天下, 所以你們的糧食就成了皇帝軍隊的口糧。
在你看來, 皇帝是主謀, 李軒是幫兇, 你一直都知道這一點, 對吧?”
所以拉瑪根本不可能對李軒的孩子有多餘的母子情分, 她能毫不猶豫離開, 不是為了保住兩個孩子,只是單純憎恨李軒而已。
後來重新接納程振東他們, 也不過是看到了可以利用的東西。她知道兩孩子對她懷有怨懟,但她足夠自信,能拿捏住他們。
拉瑪唯一算錯的大概就是沒想到程振東會把她當成殺父仇人。
對拉瑪而言,一朝大意,滿盤皆輸。
因果循環,誰能想到當初皇帝的行為,會在幾十年後差點要了太子的性命?不,準確來說,太子已經死過一回了。
說回眼下,程振東茫然的發現,一夕之間,他的殺父仇人從拉瑪變成了皇帝,他猶如五雷轟頂,眼前發黑。
此前還想著能幹錯利落的死了也好,最起碼有拉瑪作陪,到了地下好歹對父親能有個交代。
如今形勢大變,反正也活不了,程振東的態度立馬大轉彎,哈哈大笑,狀若癲狂:
“父親,兒差點兒就為您報仇了!差點兒,就差一點點!”
說著用怨憤的眼神看向秋東:
“若不是你,若不是你,太子已經死在安慶城,整個姜國都要亂起來了,我也算為我父報了仇,你為何要來?啊?為何?”
人群嘩然。
他,他們聽到什麽?
安慶城之亂的內奸,果真是程振東!他當時的目標竟然是太子!?
群情激奮。
得了,這下還有什麽好說的,直接押下去等死吧,不是最怕遭受非人折磨嗎?牢裏獄卒有的是折磨人的法子,非得輪番伺候才行。
誰能想到只是一場簡單的捉內奸行動,竟然牽扯出幾十年前的一樁往事。
秋東手裏的山核桃被他哢嚓一聲捏爆,語氣聽不出波瀾:
“被父皇幾十年前射出去的箭命中眉心,感受如何?”
太子苦笑,遞過帕子叫秋東把手擦幹凈:
“一言難盡。”
他不想在這件糟心事上多勞神,眼下還有叫他更為憂慮之事:
“戰報八百裏加急送去京城,這兩日就該有消息了,父皇對你積怨已久,我恐他不會善罷甘休。”
事實上,皇帝對秋東這個小兒子的觀感,何止積怨已久四個字能表達。
先前朝廷收到戰報,說二殿下救民於水火,用區區五千兵馬,聯合安慶城的殘餘力量,成功擊潰羌族五萬人手,順利保住安慶城的時候,已然叫朝野震驚。
大臣們都顧不上想二殿下為何會在那個時候出現在安慶城,手裏的人馬又是從何而來,紛紛上折子請求陛下給二殿下封官,最好是能駐守邊境,狠狠給宵小之輩震懾!
彼時皇帝就煩透了聽人提起秋東,聽一次發一次脾氣。
他看著自己蒼老贅皮的手,想起他已經拉不動重弓,上馬也要人攙扶,他的身體每況愈下,夜裏總要用熏香才能安眠,他已經老了。
可他的兒子是那樣年輕。
年輕到可以肆意的和他這個父皇作對,可以無視他的禁令偷偷帶人跑去邊境,還能在邊境立下赫赫戰功。
讓他如鯁在喉,吐不出又咽不下,日日夜夜難受。
當時皇帝就想,若他的小兒子是個聰明的,就該明白他最好的歸宿,便是後半輩子龜縮在安慶那鬼地方,永遠也別回來了。
他們父子兩,眼不見心不煩。
他對小兒子的生死並不關註,朝臣的請奏全都被無視。
但對大兒子的安危還是很在意的,大兒子險些在安慶丟了性命一事,叫他難得升起了反思:
“太子應該已經得到足夠多的教訓了,讓他處理完安慶的事情就回來吧。”
沒了太子,朝臣把他煩的夠嗆。
然而皇帝沒等到太子先回來,卻又等來了另一封八百裏加急。
小兒子帶人一路深入羌族腹地,俘虜了羌族三大首領!
此一戰,打的漂亮。膽大心細有能力,簡直和他年輕時一模一樣。
這份功勞已經大到讓皇帝無法忽視的地步。
可以想見,不久的將來,消息在天下傳開,年少將軍,鮮衣怒馬,得有多風光,有多得人心,聲望有多高!
太子有聲望皇帝從不擔憂,因為太子手裏沒有兵權,但小兒子不同,那是個長了一身反骨,從不把他放在眼裏的孩子,再任由他發展下去,皇帝很懷疑他的好兒子會直接帶兵殺到豐都城,送他這個父親去見列祖列宗。
只要小兒子有這個能力的話。
在這一點上,他們父子兩顯得極有默契。
於是皇帝這回不再裝聾作啞,直接下旨派人去處理羌族歸順一事,順帶也給秋東一道封賞的旨意。
“征西大將軍?正三品?哈,父皇真是好大的手筆!”
秋東面對給他傳旨的大臣,一點兒也沒有給皇帝留面子的意思,拿著聖旨反覆把玩,態度很不客氣。
“是,陛下叫您即刻啟程,前往白虎城平叛。”
這位被派來傳旨的大臣心下也很尷尬,鬧不明白皇帝對他兩個兒子一個比一個苛刻究竟是為了什麽?
按理說二殿下立下如此大功,厚賞是應有之意,可陛下只幹巴巴賞賜了個官職,多餘的一個子兒都沒有,已經不僅僅是摳門能解釋的了。
“平叛?兵馬呢?糧草呢?武器輜重呢?不會是叫我單槍匹馬去平叛吧?父皇想讓我去死可以直接說,幹嘛還要費這麽多勁兒折騰一回?”
秋東隨手把聖旨扔在桌上,桌上殘留的茶漬很快將上面的字跡泅濕了一角。大臣眼角一跳,欲言又止,最終什麽都沒說。
朝秋東拱拱手,沈默著離開了。
人一離開,烏城立馬跳腳,感覺大事不妙,急的抓耳撓腮:
“殿下,白虎城的情況可比安慶覆雜多了,安慶這邊面對的只一個羌族,白虎城面對的是大大小小十幾個種族,種族之下劃分不同部落,各部落之間關系覆雜難辨。
且誰不知曉那些狄人如今正擰成一股繩,半年來接連拿下了我姜國三座城池,白虎城已經和他們對戰了近兩個月,如果白虎城扛不住,就是被狄人拿下的第四座!”
秋東最近喜歡上了盤核桃,也是因為安慶物資緊缺,實在找不到新鮮玩意兒。
此時核桃在他手裏快活的起舞。
他不好告訴烏城,老皇帝此舉正中他下懷。
面上卻也擺不出憂愁模樣,慢悠悠道:
“把如果去掉,白虎城肯定守不住的。”
“為何?”
烏城都要被他這幅不緊不慢的樣子給瞧上火了。
“你知道朝廷有多久沒給邊將發俸祿了嗎?若非咱們上回去江南敲詐了一筆,這時候包括白虎城和安慶城在內,士兵都該喝西北風了。”
烏城不聽解釋還好,一聽就更來氣了,他跟著二殿下辦事,哪裏缺少過吃穿用度?即便最辛苦的在草原的幾個月,那也是頓頓有幹糧,隔三差五有羊肉,根本不敢想士兵吃不飽飯是什麽體驗。
他直接上手將二殿下手裏的核桃搶了,哢嚓一聲捏成碎渣,咆哮道:
“您既然知道那邊的補給跟不上,裏頭的人等不到救援,遲早會餓的受不了投降,您還主動往坑裏跳?”
秋東給了好大兒一個“你說怎麽辦”的眼神:
“陛下已經下了聖旨,抗旨不尊可是死罪。”
烏城一咬牙,低聲湊到秋東耳邊,嘀嘀咕咕:
“殿下,我不回京跟費久沈吹噓了,您也別回去了,咱們逃吧,如今世道這麽亂,四處都有流民起義,咱們找個偏遠的小地方躲著,一二十年過去,誰還記得這件事?”
他的意思是,說不定都不用等一二十年那麽久,老皇帝人就沒了,到時候上位的是太子,還能跟秋東追究這點事?
秋東用一種全新的的眼神打量烏城,真真沒看出來,這家夥竟然能狠得下心,想跟他亡命天涯。
這份情,他認了。
前提是烏城不要總用看老父親的眼神看他。
好吧,即便烏城把他當老父親,在烏城說出這番話後,秋東也只能咬牙認了這個好大兒。
“所以,白虎城我自己去,你要在外面想辦法給我送補給過去。”
烏城都驚了:“您不帶我?”
秋東給了個眼神叫他自己體會。
他的好父皇可沒給他一兵一卒,說是個征西大將軍,實際上是個可憐的光桿兒將軍,去了白虎城,還得跟當地守將搶下屬,不是指明了要用光明正大的手段送他去死嘛!
從這份旨意裏,秋東窺測到皇帝早就在心裏放棄了白虎城。
烏城頹喪的蹲在地上,痛苦抱頭:
“我不明白。”
陛下攏共就兩兒子,還要一力把二殿下往死路上送,何其狠心歹毒?
秋東見他這樣,總不能說“這很好理解,因為我也在找機會把他往死路上送呢”,於是往嘴裏塞了兩只棗兒,以作沈默。
太子急匆匆進來見到的就是這樣的場景,秋東用腳尖踢烏城:
“滾起來給阿兄添茶。”
烏城委屈的抹一把淚,脾氣上來,梗著脖子給太子添了茶水,留給秋東一個氣呼呼的後腦勺,跑了。
秋東這會兒把烏城當好大兒待,便覺他此舉過分鬧心了。
“可是父皇急詔您回京?”
太子的手搭在茶杯上,眉頭緊皺:
“白虎城你不能去,那裏快要守不住了,安慶這邊沒有多餘的兵力增援,其他各處自顧不暇,你去了就是送死。”
對於接下來的話,太子說的格外艱難:
“我想辦法叫人拖一拖,等白虎城破,也就不存在抗旨不尊的嫌疑了。”
秋東手搭在太子冰涼的指尖上,看著他的眼睛,像是小時候太子牽著他的手,送他去讀書那樣:
“阿兄,你知道躲不過去的,我和父皇之間,只能活一個,沒有這次,還有下次,你不可能次次都把我護在身後。”
太子痛苦的閉上眼睛。
這是他一直拒絕去想的問題,他有些不明白事情為何會發展到今天地步,又好似冥冥中有人告訴他,他該明白的。
“這次不要去,再有下次,阿兄便不幹涉了,好不好?”
太子像是小時候哄不愛讀書的阿弟一般,輕言細語的哄他。
秋東使勁兒握緊他的手腕,眼神堅定:
“您知道的,我得去,咱們姜家人一定得去。您這趟出來也瞧見了外頭的世道究竟亂成了什麽模樣,百姓鬻兒賣女,辛苦勞作一年食不果腹,連天子腳下都開始出現流民。
各地藩王們蠢蠢欲動,官府三五不時就派兵鎮壓流竄的百姓,防止他們為了逃避高額的賦稅跑進深山當野人。”
這天下,已經開始亂了。
內憂外患,人為的禍事尚且可以想辦法解決,但連年幹旱,地裏辛苦一年到頭來連種子都收不回來,大面積的天災,不給人生存空間,不是誰振臂一呼就能解決的問題。
此時,誰手裏有糧食,能讓手底下的士兵和百姓吃飽肚子,誰就是老大。
“總不能眼睜睜看著旁人來瓜分我們的江山吧?姜室子弟總歸該有人站出來與之抗衡,免得丟了老祖宗臉面。”
想要兵權,名正言順的兵權,去白虎城就是機會。
就看秋東能不能把握住了。
反正永遠躲在太子身後,是不可能拿到兵權,讓人敬畏的。
太子沒能說服秋東,於是他強硬的把安慶的補給留了一半兒給白虎城,帶人連夜趕回豐都城,想為秋東調集一批糧草輜重出來。
同時帶走了烏城,他相信烏城對秋東的衷心,想讓烏城親自押送。
希望白虎城還能撐住。
等秋東亮明身份進入白虎城的時候,發現白虎城已經彈盡糧絕,狄人只圍不攻,白虎城怕是也堅持不了幾日。
前來接應秋東的將領瘦脫了相,走起路來直打擺子。
秋東沈默一瞬,從腰間油紙包裏翻出一個燒餅遞過去。
那將領楞了一瞬,咧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,接過餅子小心的撕成兩半,一小半他自己吃了,剩下一多半仔細包起來,認真解釋:
“留著給大帥吃,他老人家把糧食讓給受傷的將士,已經很久沒吃過好的了。”
街上已經看不見活人,約莫是全部躺在家裏節省體力。只偶爾有面黃枯瘦的巡邏隊從他們跟前路過,走路輕飄飄打晃。
秋東說:“我從安慶帶了些補給過來,但外圍到處都是狄人的視線,怕是得和老將軍商議如何把糧食運進來。”
秋東能進來,完全是因為如今的狄人對白虎城的態度是“只許進不許出”,他才能輕松出現在這兒。
守將聞言精神一振,說話都多了幾分力氣:
“殿下請跟我來,老將軍這會兒該在城西帶人搶收糧食。”
秋東了然,眼下正是五月天,麥子還沒到成熟的季節,屬於青黃不接之際,但白虎城顯然已經等不到麥子成熟了,與其大家守著麥苗一起餓死,不如連麥穗一起吃了吧。
到了這個份兒上,誰還能顧得了口感,填飽肚子最要緊。
說實話,搶收的場面很不好看,因為不管男女老幼,身上幾乎沒有可以用來遮擋的衣物,勉森*晚*整*理強用破布蓋住下半身已經是很奢侈的行為了,大家的行為坦蕩中帶著幾分麻木。
就連老將軍也不例外。
這在百姓家中是常態,他們下地幾乎從不穿衣裳,因為根本沒有多餘的衣裳給他們穿。
衣不蔽體說的是一種長時間的社會現象。
後世那些影視劇裏常有古代農人下地幹活兒的場景,估計真還原歷史拍了,可就沒法兒播出了。
直到建國後,還有很多農村地區,一家人只有一套能穿出去的衣裳,誰有事出門衣裳就歸誰穿,其他人全都擠在一張炕上,用被子遮羞。
引著秋東的那位將軍,先一步在老將軍耳邊說了些什麽,只見那位原本悶頭幹活兒的老將軍瞬間激動的站起身,雙眼冒光,盯住秋東,嘴裏好聽話更是不要錢似的往外蹦:
“末將見過殿下,早就聽聞殿下您以五千兵馬橫掃羌族五萬大軍大勝而歸的事跡,心向往之,想與您切磋一番。今日終於得了機會,末將可真是三生有幸哪!”
秋東就見眼前這老頭兒身上沒有二兩肉,幹巴巴的排骨清晰可見,看他的眼神就跟餓狼盯上了肥肉一般。
哎,可不嘛,他現在對老頭兒來說就是肥肉。
就是吧,老將軍哎,您知不知道您自個兒很不會說奉承話?好好的話從您嘴裏蹦出來,跟罵人似的,莫名多了幾分陰陽怪氣的味道!
秋東忍著笑,脫下外裳,從農人手裏拿了鐮刀,彎腰在老將軍旁邊割麥苗。
老將軍看了他一眼又一眼,發現秋東的速度雖然不快,但手法竟然還挺嫻熟,終於好好說了一句:
“現如今姜室子弟竟然還有人會幹這些,倒是叫我這老匹夫吃驚。”
鐮刀在麥苗上拉出擦擦聲,秋東問他:
“在您心裏,姜室子弟是什麽樣的?”
哼!
老將重重的哼了一聲,又開始陰陽怪氣:
“還不就是上行下效,荒|淫無度,貪財好色,醉生夢死的膏粱子弟!”
想了下,又特意補充一句:
“只太子是個好的。”
秋東忍笑,這位老將軍年輕時在豐都城給太子當過幾天武師傅,後來外任,怪不得幾十年不得升遷,看來是這張過分實誠的嘴壞的事。
不過今日一見,老將軍不得不再補充一句:
“二殿下您也還行。”
老將軍雖然不喜歡秋東那種冒險的打仗方式,但對秋東的謀略和膽識還是很欣賞的。在老將軍看來,假以時日,秋東定然能成為舉世聞名的將軍。
“您不該來的。”
秋東將一抱麥苗擱在地上,沈默一瞬,反問:
“那誰該來呢?”
誰又天生命賤活該被犧牲?
這話題太沈重,秋東沒等對方回答,換了輕松的語氣邀請道:
“來時我阿兄叫人給裝了一袋子燒餅,在火上一烤又酥又脆,現今還剩兩塊,剛好咱爺倆一人一塊,吃不吃?”
老將軍扔下手中鐮刀,扶了扶酸軟的腰,徑直朝秋東擱置外裳的田埂去,把秋東遠遠落在後面,用實際行動回答了秋東的話。
爺倆站在田埂上,咬一口燒餅,仰頭用水囊喝一口涼水,再豎起耳朵聽一下周圍往來人咽口水的聲音,對視一眼,忍不住哈哈大笑。
老將軍說:
“殿下這燒餅,是老夫吃過最美味的燒餅。”
秋東哽著脖子咽下去,差點兒被噎住,真情實感道:
“這燒餅,是我吃過最寒酸的燒餅!”
老將軍怒目而視,秋東得意的炫耀:
“在家時,母後會叫人煮了糯糯的粥就著吃,要不然該有兩個開胃小菜,或者給裏面夾些鹵的又爛又香的肉,味道好極了。”
老將軍冷哼一聲,卻沒再說什麽,他知道王後向來簡樸,沒想到連帶的二殿下日常用度上也是如此。
非戰時,他家裏也是同樣的生活水準,甚至比二殿下吃的更好些。
老將軍細細將最後一口燒餅咽下去,連手上的餅渣也仔細舔了一遍,收起此前輕松的態度,忽然開口道:
“原本老夫想著收了這批麥苗,叫將士們吃頓飽飯,就可以安心帶他們去和狄人拼命了,唯一苦惱的是城中百姓日後的生計,您來的正好!”
帶來的糧食補給更好。
秋東聽明白了他的意思,眼前衣不蔽體的農人和士兵們收割麥苗的場景,把一切虛幻的美好都拉入了現實:
“您是想帶士兵痛痛快快和狄人打一場,若是不敵,會安排人開城門投降?”
老將軍也不瞞秋東,風吹起他花白的胡須,讓他望向遠處的眼神格外深邃悠遠。
“沒有勝算的可能,殿下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拉瑪說:“李軒救了我的族人, 這一點我很感謝。但若一早知道他的真實身份,我是不會跟著他冒險的。”
程振東腦子都快轉不動了,這麽多年他竟然找錯了殺父仇人?他和阿弟馮如海找到的證據, 一樁樁一件件全都指向拉瑪,是當年皇帝的人刻意留下來的?
是了是了, 如果他父親真的是背叛了皇帝的探子,皇帝在清理門戶的時候沒有一並殺掉他們母子三人, 一定是因為確定他們足夠無害,且日後也不可能對他有害。
要做到這一點非常容易, 就是讓他們知道是他們的母親殺害了他們的父親。
順著這個思路往下想, 他和兄長早年的遭遇有沒有皇帝的手筆?甚至都不用皇帝過問,他手下那些人就會把他們兄弟二人安排的明明白白。
想起這些年他和弟弟為了報仇遭受的一切,程振東就恨的想殺人。
但秋東並沒有給他這個機會,而是深深的看了拉瑪一眼:
“按照你們的年齡推算,李軒當年在羌族部落活動,其實是聽從皇帝的命令收集消息,而你們部落之所以會沒糧, 是因為當時的皇帝野心勃勃,征戰天下, 所以你們的糧食就成了皇帝軍隊的口糧。
在你看來, 皇帝是主謀, 李軒是幫兇, 你一直都知道這一點, 對吧?”
所以拉瑪根本不可能對李軒的孩子有多餘的母子情分, 她能毫不猶豫離開, 不是為了保住兩個孩子,只是單純憎恨李軒而已。
後來重新接納程振東他們, 也不過是看到了可以利用的東西。她知道兩孩子對她懷有怨懟,但她足夠自信,能拿捏住他們。
拉瑪唯一算錯的大概就是沒想到程振東會把她當成殺父仇人。
對拉瑪而言,一朝大意,滿盤皆輸。
因果循環,誰能想到當初皇帝的行為,會在幾十年後差點要了太子的性命?不,準確來說,太子已經死過一回了。
說回眼下,程振東茫然的發現,一夕之間,他的殺父仇人從拉瑪變成了皇帝,他猶如五雷轟頂,眼前發黑。
此前還想著能幹錯利落的死了也好,最起碼有拉瑪作陪,到了地下好歹對父親能有個交代。
如今形勢大變,反正也活不了,程振東的態度立馬大轉彎,哈哈大笑,狀若癲狂:
“父親,兒差點兒就為您報仇了!差點兒,就差一點點!”
說著用怨憤的眼神看向秋東:
“若不是你,若不是你,太子已經死在安慶城,整個姜國都要亂起來了,我也算為我父報了仇,你為何要來?啊?為何?”
人群嘩然。
他,他們聽到什麽?
安慶城之亂的內奸,果真是程振東!他當時的目標竟然是太子!?
群情激奮。
得了,這下還有什麽好說的,直接押下去等死吧,不是最怕遭受非人折磨嗎?牢裏獄卒有的是折磨人的法子,非得輪番伺候才行。
誰能想到只是一場簡單的捉內奸行動,竟然牽扯出幾十年前的一樁往事。
秋東手裏的山核桃被他哢嚓一聲捏爆,語氣聽不出波瀾:
“被父皇幾十年前射出去的箭命中眉心,感受如何?”
太子苦笑,遞過帕子叫秋東把手擦幹凈:
“一言難盡。”
他不想在這件糟心事上多勞神,眼下還有叫他更為憂慮之事:
“戰報八百裏加急送去京城,這兩日就該有消息了,父皇對你積怨已久,我恐他不會善罷甘休。”
事實上,皇帝對秋東這個小兒子的觀感,何止積怨已久四個字能表達。
先前朝廷收到戰報,說二殿下救民於水火,用區區五千兵馬,聯合安慶城的殘餘力量,成功擊潰羌族五萬人手,順利保住安慶城的時候,已然叫朝野震驚。
大臣們都顧不上想二殿下為何會在那個時候出現在安慶城,手裏的人馬又是從何而來,紛紛上折子請求陛下給二殿下封官,最好是能駐守邊境,狠狠給宵小之輩震懾!
彼時皇帝就煩透了聽人提起秋東,聽一次發一次脾氣。
他看著自己蒼老贅皮的手,想起他已經拉不動重弓,上馬也要人攙扶,他的身體每況愈下,夜裏總要用熏香才能安眠,他已經老了。
可他的兒子是那樣年輕。
年輕到可以肆意的和他這個父皇作對,可以無視他的禁令偷偷帶人跑去邊境,還能在邊境立下赫赫戰功。
讓他如鯁在喉,吐不出又咽不下,日日夜夜難受。
當時皇帝就想,若他的小兒子是個聰明的,就該明白他最好的歸宿,便是後半輩子龜縮在安慶那鬼地方,永遠也別回來了。
他們父子兩,眼不見心不煩。
他對小兒子的生死並不關註,朝臣的請奏全都被無視。
但對大兒子的安危還是很在意的,大兒子險些在安慶丟了性命一事,叫他難得升起了反思:
“太子應該已經得到足夠多的教訓了,讓他處理完安慶的事情就回來吧。”
沒了太子,朝臣把他煩的夠嗆。
然而皇帝沒等到太子先回來,卻又等來了另一封八百裏加急。
小兒子帶人一路深入羌族腹地,俘虜了羌族三大首領!
此一戰,打的漂亮。膽大心細有能力,簡直和他年輕時一模一樣。
這份功勞已經大到讓皇帝無法忽視的地步。
可以想見,不久的將來,消息在天下傳開,年少將軍,鮮衣怒馬,得有多風光,有多得人心,聲望有多高!
太子有聲望皇帝從不擔憂,因為太子手裏沒有兵權,但小兒子不同,那是個長了一身反骨,從不把他放在眼裏的孩子,再任由他發展下去,皇帝很懷疑他的好兒子會直接帶兵殺到豐都城,送他這個父親去見列祖列宗。
只要小兒子有這個能力的話。
在這一點上,他們父子兩顯得極有默契。
於是皇帝這回不再裝聾作啞,直接下旨派人去處理羌族歸順一事,順帶也給秋東一道封賞的旨意。
“征西大將軍?正三品?哈,父皇真是好大的手筆!”
秋東面對給他傳旨的大臣,一點兒也沒有給皇帝留面子的意思,拿著聖旨反覆把玩,態度很不客氣。
“是,陛下叫您即刻啟程,前往白虎城平叛。”
這位被派來傳旨的大臣心下也很尷尬,鬧不明白皇帝對他兩個兒子一個比一個苛刻究竟是為了什麽?
按理說二殿下立下如此大功,厚賞是應有之意,可陛下只幹巴巴賞賜了個官職,多餘的一個子兒都沒有,已經不僅僅是摳門能解釋的了。
“平叛?兵馬呢?糧草呢?武器輜重呢?不會是叫我單槍匹馬去平叛吧?父皇想讓我去死可以直接說,幹嘛還要費這麽多勁兒折騰一回?”
秋東隨手把聖旨扔在桌上,桌上殘留的茶漬很快將上面的字跡泅濕了一角。大臣眼角一跳,欲言又止,最終什麽都沒說。
朝秋東拱拱手,沈默著離開了。
人一離開,烏城立馬跳腳,感覺大事不妙,急的抓耳撓腮:
“殿下,白虎城的情況可比安慶覆雜多了,安慶這邊面對的只一個羌族,白虎城面對的是大大小小十幾個種族,種族之下劃分不同部落,各部落之間關系覆雜難辨。
且誰不知曉那些狄人如今正擰成一股繩,半年來接連拿下了我姜國三座城池,白虎城已經和他們對戰了近兩個月,如果白虎城扛不住,就是被狄人拿下的第四座!”
秋東最近喜歡上了盤核桃,也是因為安慶物資緊缺,實在找不到新鮮玩意兒。
此時核桃在他手裏快活的起舞。
他不好告訴烏城,老皇帝此舉正中他下懷。
面上卻也擺不出憂愁模樣,慢悠悠道:
“把如果去掉,白虎城肯定守不住的。”
“為何?”
烏城都要被他這幅不緊不慢的樣子給瞧上火了。
“你知道朝廷有多久沒給邊將發俸祿了嗎?若非咱們上回去江南敲詐了一筆,這時候包括白虎城和安慶城在內,士兵都該喝西北風了。”
烏城不聽解釋還好,一聽就更來氣了,他跟著二殿下辦事,哪裏缺少過吃穿用度?即便最辛苦的在草原的幾個月,那也是頓頓有幹糧,隔三差五有羊肉,根本不敢想士兵吃不飽飯是什麽體驗。
他直接上手將二殿下手裏的核桃搶了,哢嚓一聲捏成碎渣,咆哮道:
“您既然知道那邊的補給跟不上,裏頭的人等不到救援,遲早會餓的受不了投降,您還主動往坑裏跳?”
秋東給了好大兒一個“你說怎麽辦”的眼神:
“陛下已經下了聖旨,抗旨不尊可是死罪。”
烏城一咬牙,低聲湊到秋東耳邊,嘀嘀咕咕:
“殿下,我不回京跟費久沈吹噓了,您也別回去了,咱們逃吧,如今世道這麽亂,四處都有流民起義,咱們找個偏遠的小地方躲著,一二十年過去,誰還記得這件事?”
他的意思是,說不定都不用等一二十年那麽久,老皇帝人就沒了,到時候上位的是太子,還能跟秋東追究這點事?
秋東用一種全新的的眼神打量烏城,真真沒看出來,這家夥竟然能狠得下心,想跟他亡命天涯。
這份情,他認了。
前提是烏城不要總用看老父親的眼神看他。
好吧,即便烏城把他當老父親,在烏城說出這番話後,秋東也只能咬牙認了這個好大兒。
“所以,白虎城我自己去,你要在外面想辦法給我送補給過去。”
烏城都驚了:“您不帶我?”
秋東給了個眼神叫他自己體會。
他的好父皇可沒給他一兵一卒,說是個征西大將軍,實際上是個可憐的光桿兒將軍,去了白虎城,還得跟當地守將搶下屬,不是指明了要用光明正大的手段送他去死嘛!
從這份旨意裏,秋東窺測到皇帝早就在心裏放棄了白虎城。
烏城頹喪的蹲在地上,痛苦抱頭:
“我不明白。”
陛下攏共就兩兒子,還要一力把二殿下往死路上送,何其狠心歹毒?
秋東見他這樣,總不能說“這很好理解,因為我也在找機會把他往死路上送呢”,於是往嘴裏塞了兩只棗兒,以作沈默。
太子急匆匆進來見到的就是這樣的場景,秋東用腳尖踢烏城:
“滾起來給阿兄添茶。”
烏城委屈的抹一把淚,脾氣上來,梗著脖子給太子添了茶水,留給秋東一個氣呼呼的後腦勺,跑了。
秋東這會兒把烏城當好大兒待,便覺他此舉過分鬧心了。
“可是父皇急詔您回京?”
太子的手搭在茶杯上,眉頭緊皺:
“白虎城你不能去,那裏快要守不住了,安慶這邊沒有多餘的兵力增援,其他各處自顧不暇,你去了就是送死。”
對於接下來的話,太子說的格外艱難:
“我想辦法叫人拖一拖,等白虎城破,也就不存在抗旨不尊的嫌疑了。”
秋東手搭在太子冰涼的指尖上,看著他的眼睛,像是小時候太子牽著他的手,送他去讀書那樣:
“阿兄,你知道躲不過去的,我和父皇之間,只能活一個,沒有這次,還有下次,你不可能次次都把我護在身後。”
太子痛苦的閉上眼睛。
這是他一直拒絕去想的問題,他有些不明白事情為何會發展到今天地步,又好似冥冥中有人告訴他,他該明白的。
“這次不要去,再有下次,阿兄便不幹涉了,好不好?”
太子像是小時候哄不愛讀書的阿弟一般,輕言細語的哄他。
秋東使勁兒握緊他的手腕,眼神堅定:
“您知道的,我得去,咱們姜家人一定得去。您這趟出來也瞧見了外頭的世道究竟亂成了什麽模樣,百姓鬻兒賣女,辛苦勞作一年食不果腹,連天子腳下都開始出現流民。
各地藩王們蠢蠢欲動,官府三五不時就派兵鎮壓流竄的百姓,防止他們為了逃避高額的賦稅跑進深山當野人。”
這天下,已經開始亂了。
內憂外患,人為的禍事尚且可以想辦法解決,但連年幹旱,地裏辛苦一年到頭來連種子都收不回來,大面積的天災,不給人生存空間,不是誰振臂一呼就能解決的問題。
此時,誰手裏有糧食,能讓手底下的士兵和百姓吃飽肚子,誰就是老大。
“總不能眼睜睜看著旁人來瓜分我們的江山吧?姜室子弟總歸該有人站出來與之抗衡,免得丟了老祖宗臉面。”
想要兵權,名正言順的兵權,去白虎城就是機會。
就看秋東能不能把握住了。
反正永遠躲在太子身後,是不可能拿到兵權,讓人敬畏的。
太子沒能說服秋東,於是他強硬的把安慶的補給留了一半兒給白虎城,帶人連夜趕回豐都城,想為秋東調集一批糧草輜重出來。
同時帶走了烏城,他相信烏城對秋東的衷心,想讓烏城親自押送。
希望白虎城還能撐住。
等秋東亮明身份進入白虎城的時候,發現白虎城已經彈盡糧絕,狄人只圍不攻,白虎城怕是也堅持不了幾日。
前來接應秋東的將領瘦脫了相,走起路來直打擺子。
秋東沈默一瞬,從腰間油紙包裏翻出一個燒餅遞過去。
那將領楞了一瞬,咧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,接過餅子小心的撕成兩半,一小半他自己吃了,剩下一多半仔細包起來,認真解釋:
“留著給大帥吃,他老人家把糧食讓給受傷的將士,已經很久沒吃過好的了。”
街上已經看不見活人,約莫是全部躺在家裏節省體力。只偶爾有面黃枯瘦的巡邏隊從他們跟前路過,走路輕飄飄打晃。
秋東說:“我從安慶帶了些補給過來,但外圍到處都是狄人的視線,怕是得和老將軍商議如何把糧食運進來。”
秋東能進來,完全是因為如今的狄人對白虎城的態度是“只許進不許出”,他才能輕松出現在這兒。
守將聞言精神一振,說話都多了幾分力氣:
“殿下請跟我來,老將軍這會兒該在城西帶人搶收糧食。”
秋東了然,眼下正是五月天,麥子還沒到成熟的季節,屬於青黃不接之際,但白虎城顯然已經等不到麥子成熟了,與其大家守著麥苗一起餓死,不如連麥穗一起吃了吧。
到了這個份兒上,誰還能顧得了口感,填飽肚子最要緊。
說實話,搶收的場面很不好看,因為不管男女老幼,身上幾乎沒有可以用來遮擋的衣物,勉森*晚*整*理強用破布蓋住下半身已經是很奢侈的行為了,大家的行為坦蕩中帶著幾分麻木。
就連老將軍也不例外。
這在百姓家中是常態,他們下地幾乎從不穿衣裳,因為根本沒有多餘的衣裳給他們穿。
衣不蔽體說的是一種長時間的社會現象。
後世那些影視劇裏常有古代農人下地幹活兒的場景,估計真還原歷史拍了,可就沒法兒播出了。
直到建國後,還有很多農村地區,一家人只有一套能穿出去的衣裳,誰有事出門衣裳就歸誰穿,其他人全都擠在一張炕上,用被子遮羞。
引著秋東的那位將軍,先一步在老將軍耳邊說了些什麽,只見那位原本悶頭幹活兒的老將軍瞬間激動的站起身,雙眼冒光,盯住秋東,嘴裏好聽話更是不要錢似的往外蹦:
“末將見過殿下,早就聽聞殿下您以五千兵馬橫掃羌族五萬大軍大勝而歸的事跡,心向往之,想與您切磋一番。今日終於得了機會,末將可真是三生有幸哪!”
秋東就見眼前這老頭兒身上沒有二兩肉,幹巴巴的排骨清晰可見,看他的眼神就跟餓狼盯上了肥肉一般。
哎,可不嘛,他現在對老頭兒來說就是肥肉。
就是吧,老將軍哎,您知不知道您自個兒很不會說奉承話?好好的話從您嘴裏蹦出來,跟罵人似的,莫名多了幾分陰陽怪氣的味道!
秋東忍著笑,脫下外裳,從農人手裏拿了鐮刀,彎腰在老將軍旁邊割麥苗。
老將軍看了他一眼又一眼,發現秋東的速度雖然不快,但手法竟然還挺嫻熟,終於好好說了一句:
“現如今姜室子弟竟然還有人會幹這些,倒是叫我這老匹夫吃驚。”
鐮刀在麥苗上拉出擦擦聲,秋東問他:
“在您心裏,姜室子弟是什麽樣的?”
哼!
老將重重的哼了一聲,又開始陰陽怪氣:
“還不就是上行下效,荒|淫無度,貪財好色,醉生夢死的膏粱子弟!”
想了下,又特意補充一句:
“只太子是個好的。”
秋東忍笑,這位老將軍年輕時在豐都城給太子當過幾天武師傅,後來外任,怪不得幾十年不得升遷,看來是這張過分實誠的嘴壞的事。
不過今日一見,老將軍不得不再補充一句:
“二殿下您也還行。”
老將軍雖然不喜歡秋東那種冒險的打仗方式,但對秋東的謀略和膽識還是很欣賞的。在老將軍看來,假以時日,秋東定然能成為舉世聞名的將軍。
“您不該來的。”
秋東將一抱麥苗擱在地上,沈默一瞬,反問:
“那誰該來呢?”
誰又天生命賤活該被犧牲?
這話題太沈重,秋東沒等對方回答,換了輕松的語氣邀請道:
“來時我阿兄叫人給裝了一袋子燒餅,在火上一烤又酥又脆,現今還剩兩塊,剛好咱爺倆一人一塊,吃不吃?”
老將軍扔下手中鐮刀,扶了扶酸軟的腰,徑直朝秋東擱置外裳的田埂去,把秋東遠遠落在後面,用實際行動回答了秋東的話。
爺倆站在田埂上,咬一口燒餅,仰頭用水囊喝一口涼水,再豎起耳朵聽一下周圍往來人咽口水的聲音,對視一眼,忍不住哈哈大笑。
老將軍說:
“殿下這燒餅,是老夫吃過最美味的燒餅。”
秋東哽著脖子咽下去,差點兒被噎住,真情實感道:
“這燒餅,是我吃過最寒酸的燒餅!”
老將軍怒目而視,秋東得意的炫耀:
“在家時,母後會叫人煮了糯糯的粥就著吃,要不然該有兩個開胃小菜,或者給裏面夾些鹵的又爛又香的肉,味道好極了。”
老將軍冷哼一聲,卻沒再說什麽,他知道王後向來簡樸,沒想到連帶的二殿下日常用度上也是如此。
非戰時,他家裏也是同樣的生活水準,甚至比二殿下吃的更好些。
老將軍細細將最後一口燒餅咽下去,連手上的餅渣也仔細舔了一遍,收起此前輕松的態度,忽然開口道:
“原本老夫想著收了這批麥苗,叫將士們吃頓飽飯,就可以安心帶他們去和狄人拼命了,唯一苦惱的是城中百姓日後的生計,您來的正好!”
帶來的糧食補給更好。
秋東聽明白了他的意思,眼前衣不蔽體的農人和士兵們收割麥苗的場景,把一切虛幻的美好都拉入了現實:
“您是想帶士兵痛痛快快和狄人打一場,若是不敵,會安排人開城門投降?”
老將軍也不瞞秋東,風吹起他花白的胡須,讓他望向遠處的眼神格外深邃悠遠。
“沒有勝算的可能,殿下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